青海教育
主办单位:青海省教育厅
国际刊号:0529-3502
国内刊号:63-1006/G4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28960 人次
 
    本刊论文
利用体态律动,提高小学低年级阶段欣赏能力

【摘 要】以音乐为中心,通过游戏来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这就是律动。对于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尚且不高的小学生来说,律动是一种新奇有趣的学习方式,它能够有效地将教师与学生“打成一片”,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文章就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践快乐教学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体态律动;小学音乐;音乐教学
  新课标倡导新型音乐教学模式,教师不但要投入满腔热情和真挚的爱,更要能在科学先进的理念指导下利用适当的教学手段来指导学生。作为小学音乐课程的实施,其目的不在于培养学生成为伟大的音乐家,而是在于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的过程中寻找和发现其中的乐趣,并将这样的快乐持久延续下去。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对于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他们总能通过直观的动作将音乐赋予他们的感受直接表达出来。如何体现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体态律动,笔者试从如下几方面加以阐述。
  一、形象生动、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动地调动全部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音乐教学中的节奏练习和音乐知识的教学是比较枯燥的,一个节奏通常需要练习很多遍,而且学生很难一下子明白两拍、半拍是怎么回事,时间一长,学生对节奏练习会失去兴趣。因此,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设计了一些形象化、趣味化的节奏练习,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轻松掌握了各种各样的节奏练习及相关音乐知识。
  我在听音训练中,以“找朋友”的方式来进行,先发给学生do re mi fa等各种不同音符的卡片。然后,在钢琴上弹do mi,拿到do和mi的同学就要站出来把do和mi唱出来,最后全班同学在一起唱do和mi。就这样,学生在游戏中愉快地完成了抽象、枯燥的听音练习,教学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想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学到尽可能多的知识,就必须要多想办法、多出点子。例如,我在教学《小螺号》这首歌时,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因为他们对小螺号的认识比较清楚。但是在教学《白桦林好地方》时,他们对“麋鹿”、“山峦”等的认识就不容易了,很难通过联想体会音乐之美。在教学时,我经常应用各种手段比如图画、幻灯、录音、多媒体等,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把控节奏与音调、提升欣赏水平
  我们知道,节奏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而言,在音乐中,欢快、热烈往往用快速的节奏展现;忧伤、庄重往往用节奏较慢的音乐体现。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体态律动,自主感受音乐节奏。
  音调和节奏的有效结合是表达音乐情感的重要方式,因此音调和节奏是相辅相成、联系紧密的。在利用体态律动展示音乐的音调时,教师可以通过人体的肌肉活动来体现。例如,在3/4拍的动作中,表现强拍的时候,教师可拍手,表现弱拍的时候拍肩或拍腿两次;而2/4的动作表现和其他相似,强拍的时候,教师拍手,弱拍的时候只需拍肩或拍腿一次。这些动作能够直观形象地体现出音乐的音调,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
  在欣赏音乐的时候,学生能够通过肢体动作表现出对音乐的感受。例如,在运用体态律动表现高音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将身体稍稍向上伸展,听到中音的时候,再将手平放在胸前;在听到低音的时候,教师可指导学生将身体微微向下倾斜,让手臂自然放松,并从中体会节奏的快慢和音调的变化。
  三、恰当运用、事半功倍
  在音乐教学环节中充分运用体态律动,提升孩子们对歌曲的感悟力和理解力。有的音乐作品抒情意味浓厚性强,节奏欢快,在学习过程中结合体态律动可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欢快、热情的歌曲,配以舞动手臂、转身等动作,能够充分展示歌曲情绪高昂、欢快、热情的意境和特点。通过教学过程中对体态律动的应用,可以使孩子们深切感悟歌曲的意境和情感。
  教师进行示范,孩子们根据音乐的韵律和老师的示范进行体会。在音乐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根据学习的内容,将事先设计好的情景和动作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理解逐一地展示出来。比如一首曲调欢乐活泼的歌曲《苹果丰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告诉学生什么样的情绪和动作能够更好地体现这一首歌曲,根据这首歌曲的具体内容和表现的场景,教师可设计收割、挑担和喊加油的动作,将同学们分成三组,一组在欣赏和跟唱歌曲的过程中展现收割的场面,一组来展现挑担的场面,一组则展现喊加油时的场景,先是分组表演,教师进行指导并指出不足予以改进,然后再让各组结合起来,共同展示农民伯伯在丰收时的欢乐和热闹的场面。
  四、故事辅助、快乐飞翔
  故事总能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音乐课上,教师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与体态律动有机结合,这样的导入方法不仅新奇有趣,更加能够直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尽快融入到课堂角色当中,积极参与教师安排的音乐活动。
  同时,音乐与故事的结合还能帮助教师从故事巧妙过渡到课程教学之中,既不显生硬,又妙趣横生。比如,在欣赏歌曲《彼得与狼》时,我就引导学生联想《彼得与狼》故事。少先队员彼得与他的小朋友鸟儿一起玩耍,家中的小鸭在池塘嬉游,与小鸟争吵。小猫趁机要捕捉小鸟,被彼得阻拦。爷爷后来吓唬他们说狼要来了,把彼得带回家。不久,狼真来了,吃掉了小鸭,还躲在树后要捉小鸟和小猫。彼得不顾个人安危,在小鸟的帮助下捉住狼尾巴,将它拴在树上,爷爷和猎人赶来把狼抓进了动物园的故事情节。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对于歌曲的内容也会有更加深刻的感受。音乐与故事的结合不仅形象而且生动的向学生展现了音乐的情境,让学生很容易理解歌曲,体会歌曲的意境,从而加深对音乐的理解,让音乐变得通俗易懂。
  总之,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应该紧随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脚步,积极转变教学思维,让体态律动教学法得到长足的发展。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青海教育》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青海教育》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